青年画家朋友们上午好!
上海和安徽的丹青新手在线上和线下同时办画展,首先,我们感谢策展人、也是我的朋友陈先生,他牵线搭桥、静心布展,使得画展成功举办,并预祝画展圆满成功。主办方及各位青年画家邀我发言,作为你们的同仁,我年轻时也热衷于办画展,也获得了一些奖项,借此机会,我愿意把自己的创作体会和各位分享。
策展人告诉我,你们都是上海、安徽及各地美院毕业的学生,应该知道江南文化以诗性为特征,以灵性智慧著称,与中原文化、齐鲁文化和燕赵文化等,都属于中华文化的不同表现形态。沪和皖同属江南,孕化出主情、尚文和风雅的文化传统。南宋时文明南渡,华夏文脉渐渐汇聚于江南,因此,江南绘画成为中国美术史上元明清三代的核心篇章。“天下英才,半数尽出江南”,康熙帝更是用诗赞美:“东南财赋地/江左文人薮”。
江南绘画,无论是南北二宗,还是写意、工笔,山水或花鸟等,都由明清时代从各自从属的苏、杭、宁甚至包括皖、京、粤等出发,先后汇聚到了上海,与沪上西洋画风圆融融合,逐渐形成了“海上画风”,乃至在整个艺术界刮起了一阵阵“海派文化”之风。要画好一幅中国水墨画,笔墨功底是关键,要靠我们每一个人不断地磨砺,要有铁杵磨成针的功夫;人文修养是基础,各位画家在美院读了一些美术专业的书,打下了一定的基础,这还远远不够,还要坚持不懈地从以下两个方面磨炼自己。
一是读万卷书(当然包括各代名家画册),像古人学习、继承传统,多去博物馆观赏古人经典画作,这是中国水墨画的根脉。都说字如其人,书画更是如此。书画中蕴藏着许多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讯息,也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涵养,透露出各种各样气息,如市侩气、名利气、顽皮气、闲逸气、幽静气及高雅气等等,均与画家自身的气质有关。
流传至今的经典书画都有魂魄,一旦被后人洞悉便复活了,与你同呼吸,让你欲罢不能。一个真正的画家要做到“进得去,又出得来”,“进”是指领悟古人的笔墨,为我所用;“出”是指不受古法约束,融会贯通之后,形成自己的画风,才能自成一家。从今天的画展中,我看到了中国水墨的一些神韵,通过美院数年的专业教育,各位青年朋友都具备了一些水墨画的功底,进入传统是画好水墨画的前提,但是,在此基础上还要融入属于自己风格的笔墨,再上一个新台阶,这就要求各位青年朋友具备相当的悟性,以及不断探索的精神,这是需要岁月的沉淀,千万不要急功近利,大家要知道慢工出细活、静心出精品的道理。
书画在古代收藏领域,是仅次于权力象征的礼器玺印的国之重器。如最近故宫博物院联合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举办展览,展出逾900件藏品,堪称“皇家收藏精选”,其中就有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北宋摹本)、南宋赵伯驹《江山秋色图卷》、虞世南的《行书摹兰亭序帖卷》、米芾《行书研山銘卷》,还有宋徽宗的《雪江归棹图卷》是其存世的唯一一幅山水画作,堪称稀世珍宝,像这样千载难逢的观摩机会不可错过。
二是行万里路,向大自然学习,搜尽奇峰打草稿。画中国水墨的山水画,不单单是眼中看到的客观景象,更是内心的情感世界,以尊崇“顿悟”的形式,抒写内心对外界的认识的创作方式。之所以水墨画意境深远,是因为画家在构图时,打破了固定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以多方位的视角把处于不同时空中的物象,依照各自不同的主观感受,以及艺术创作的各种方法,以灵活的方式重新布置,从而构造出一种画家心目中的时空境界,这种被称之为“散点透视法”,在古代山水画名作中常被运用,如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等等。
画家郭熙的“三远法”,是散点透视法的重要理论依据,他在其画论《林泉高致》中指出:“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中国山水画用蒙太奇的方式,把景象嫁接在一起,化作长长的卷轴,展开画卷如感觉行吟山水间,这是一种奇妙而独特的、主客融为一体的艺术赏析的方式。
文人画画尤其注重主客体融合的艺术感受。从北宋的苏东坡开始被称为“文人画”或“士人画”,后经明朝的董其昌的诠释与实践,“文人画”已成为“南画”的同义词,他的“笔墨论”思想,是一种认识美学的新觉悟,他创立的“山水程式”画风,奠定了所谓“正统画派”的基础,他所创造的“秀逸一路”书法风格成就卓越,引领了数百年的中国水墨书画的发展。
还有倪瓒的画,不是满满的山水,而是简远萧瑟的景象。画竹一绝的郑板桥,他笔下的竹子是一种境界,如他诗中所吟:“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我在创作中也深有体会,当我带着不同的情绪画同样的山水,无论是色调、浓淡、疏密和意境等都不相同。
在此着重介绍大文豪苏轼,他堪称中国文化史上的“巨人”,他的文、诗、词、书与画等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他写下了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的《寒食帖》,又名《黄州寒食诗贴》。诗句沉郁苍凉又不失旷达,书法通篇起伏跌宕,气势奔放。他的绘画也是独树一帜,现存中国美术馆的《潇湘竹石图》,以及拍出天价的《枯木怪石图》,对中国绘画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轼爱画墨竹、树石,也画山水和人物,靠的是天赋、修养、意趣和襟怀。他追求“大抵写意,不求形似”,曾用朱笔画竹,有人问:“天下哪有红竹?”他却反问:“世间又何来墨竹?”苏轼画画显然不是为了描摹景物,而是“醉时吐出胸中墨”,借物抒怀。他和米芾倡导的士人画或称文人画,以创意风格和独立的精神,体现出了中国文化的高度,从此,中国画有了写真和写意的双翼,得以自由地翱翔。
中国水墨画蕴含着一种心灵的补偿,就是文人、士大夫对心中桃花源的向往,在文人山水画盛行的明代,大批文人聚集在当时的文化中心——苏州,他们通过定期的文人雅集,交流切磋、品鉴艺术品。文人们保持着两条人生路径:即信奉儒家循规蹈矩入世,又享受道家闲云野鹤的生活。因此,有了大大小小的苏州园林,一种想象中的“世外桃源”,找到了一种往返于出世和入世的平衡,关上门便隔离了一切喧嚣和烦杂,俨然进入了隐居状态的生活。
诗意的表达,是中国画向往的最高境界,也是文人墨客追求的核心价值。中国的山水画和西方的风景画,有着根本的区别,油画追求的是形似甚至是逼真,而水墨画追求的是神似,其中沉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山水已不是简单的风景概念,而是融入了道家的思想,象征着阴阳互补,山是阳,水是阴;体现了刚柔相济,山是刚,水是柔;隐含了虚实相生的哲学思考,山是实,水是虚。“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诗歌、书法、绘画是融合而统一的,不仅表现在视觉上,思想境界上更是如此。在列支敦士登国家博物馆举办的国际美术论坛上,“诗意表达与中国文化”,受到了来自德国、奥地利、新西兰等国的同行的广泛认同。当然,在诗意表达中国文化的过程中,生发了许多有趣的故事,不妨在这里介绍一例。
被董其昌称之为宋画第一的《溪山行旅图》,北宋画家范宽在山水画中,东南角的树丛中隐藏了签名,直到李苦禅的弟子、原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李霖灿。用高倍放大镜、并采用网格法搜索才发现。有人质疑画的真伪,为何不签范中立正名。范宽心醉高山茂林之间,所以最适合创作巨幅山水,而且自成一家,“范宽”名号正是他心胸豁达、浩然襟怀的写照,如他的千古名句:“师古人不如师造化,师造化不如师心源”。
范宽用笔多雨点、豆瓣、钉头,皴法强健有力。可以说,与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和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相比,该画毫不逊色。范宽也曾被美国《生活》杂志评为“上一千年对人类最有影响的百大人物” 第59位,居曹雪芹和居里夫人之前。他与李成、董源合称为“宋三家”。之后的“元四家”、明朝唐寅、清朝“金陵画派”,以及现代的黄宾虹等大师,都视范宽的画为典范,并深深地受其影响。
从沪上“海派文化”的角度说,这里还要着重提一下元代文化艺术界宗师级人物赵孟頫,在松江笔墨耕耘,艺事传播,为明代“华亭画派”崛起奠定了基础,直接影响了董其昌等人的丹青法书。董其昌的“南北宗论”,正是江南在中国美术界崛起的标志。江南文化在长江之滨、黄浦江畔相逢,中西交融的海派文化由此形成,成为充满活力又开拓创新的“海派文化艺术圈”。至今,我们这些艺术同仁无不浸润其中,并焕发出勃勃生机。
如果说此次画展有什么不足的话,写意画不多,尤其是大写意,引金石气入画则更少。再者,每个人的画风个性不够鲜明,还没有完全形成自己的风格,这需要在今后的艺术创作中不断地磨砺。纵观国画大师风格迥异,特色鲜明。吴昌硕雄浑野逸,齐白石老辣天成,潘天寿霸悍古艳……形成富有个性的画风,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最后,愿与你们共创未来水墨画的新天地,并祝愿各位年轻的画家朋友们前程似锦!
“上海与安徽青年画家获奖作品巡回联展”上发言稿整理
(时东兵: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散文网创作委员会副主席,上海市创造学会文艺委员会主任,京徽画院兼职画家)
欢迎光临时东兵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462221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