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术探讨
“元宇宙”创新无边界
发表时间:2022-09-29 阅读次数:2726次

各位有志探索前沿科技的朋友,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都喜欢探究诸如十万个为什么的科学问题,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思考。培根有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但是,知识需要我们每一个人,运用综合的创造能力,才能转换成推动社会、科技进步的力量。

9月1日,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开幕,世博中心主会场呈现的“智联世界,元生无界”的元宇宙,赫然展现在我们面前。《管子》言:四时能变谓之智。《子华子·大道》又言:元,无所不在也。“威客兄弟”迎接四方嘉宾。从张江科学会堂,就可以“飞越”到月宫,再和虚拟的外星人合影;走进西岸艺术中心,机械臂助你探秘佛光寺,领略大唐建筑的雄伟与壮美…… “元宇宙”(Metaverse)一词,最早出现在尼尔·斯蒂芬森的科幻小说《雪崩》中,2021年脸书(Facebook)正式更名为Meta。元宇宙包括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为人们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

元宇宙商业先驱马修·保尔笃信:元宇宙将迅速地改变社会现有的商业模式,触角影响每一个国家、每一个行业,甚至每一个人。世界图景正在飞速改变,自然和社会、科技和人文、物质和精神、宏观和微观,等等,呈现出融通互联的发展态势,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景象。马修·保尔的《元宇宙改变一切》,掀开了未来世界的一角,迎面而来的是满满的“元”气,我们感受到了人工智能、智能穿戴设备、芯片、云计算能力、新基建等等的发展前景。有志创新的年轻朋友,再一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同时也是抓住人生转折的重要机会,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在元宇宙的全新赛道上奋力争先,再次跑出中国的高速度,这是一场不能输的竞赛。

有“硅谷钢铁侠”之称的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强调星际旅行将成为可能:“我们去探索其它星球,而脑机接口技术则可以确保人类意识的传递和延续”。任何技术颠覆性越强,“双刃剑”也越锋利,所以,安全性始终是未来技术和产业发展的重点,尤其在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人类警察”必须有能力监管它,如飞机、汽车和医药产业等,都已在人类的有效管辖之下。

人工智能面临的挑战是“无监督学习”,即机器仅仅通过观察世界,就能自主获得常识和知识的能力,目前还没有算法来解决监管的问题。我们知道人类的所有能力,都是在无监督地学习中获得的,我们通过观察和体验,学习世界是如何运转的。如果,我们能训练人工智能系统预测未来,机器就能推断出未来世界的结构,那么,须先构建起机器的神经网络,配以一种“视觉尖叫”的技术,为我们展现一幅虚幻而又真实的未来世界的梦幻图景。

人工智能对文学艺术的介入业已成为令人瞩目的事实,微软“小冰”的诗集《阳光失了玻璃》发表于互联网,几乎没有人意识到这是人工智能的作品。成都高科技公司研发的“小封”机器人的诗集《万物都相爱》,同样令人喝彩。没有理由蔑视人工智能制作艺术作品的质量,从韵味、风格到节奏的抑扬顿挫,人工智能在模仿的意义上,实现了精确的再现。

可还是有人质疑:人工智能写诗,算不算“作品”?我们知道:诗言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诗是我们人生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需要,因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如康德所说的“共通感”。感动人的还是诗人的心、诗人的情志,不管他是古代人,或是西方人都不例外。诗人总想表达什么,而人工智能却没有这种需求和欲望,它们在制造诗歌、小说、散文、音乐和绘画等作品时,完全没有个体意识、自我情感的投入,它的制造完全由人类赋予的算法来完成。算不算“作品”,这就涉及到对“作品”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重新定义的问题。

我们回过头来考察阿尔法狗对弈的棋谱即可发现,人工智能可以自如地处理微妙的权衡、关联以及迂回、呼应等各种关系,所以,阿尔法狗的“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移植到文学艺术领域,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技术障碍。包括霍金在内的许多科学家都在提示我们,如果人工智能发展到可以产生自主的欲望,并且有了“类”的共同体意识,“自我意识”便开始觉醒,人类将面临着巨大的风险。所以,早在上世纪50年代,科幻巨人阿西莫夫就已制定了著名的 “机器人三定律”,第一条即是:机器人在任何情况下,不可伤害人类。可残酷的现实是:各种机器人武器已经大规模地用在了战场上。

塑造未来世界的下一个颠覆性创新是什么?显然是“元宇宙”。科学是认识世界,技术是改造世界,只有一个目的:让全世界的人都过上幸福生活。我们身处万物互联的世界,其变化越来越快,不确定性也越来越多,人们所讲的互联网思维,其实就是量子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康德说过,理性就是把世界对象化,但他忘了我们恰恰身在其中,理性本身就存在缺陷。想要完整地、正确地认知这个多变的世界,就得由感性、理性走向更高的智慧境界。所以,创新无国界,无论是哪个领域或行业,不管是企业家、社会学家、科学家或艺术家,都必须具备创新精神和能力,这样才能应对未来面临的各种挑战。

眼下现实的状况是,相当多的大学生依然延续着中小学读书的模式,被灌输式地学习知识,不会独立思考问题,死读书,不知知识的源头;读死书,不晓知识发展的趋势,只会解书面题,而且追求唯一正确的答案,又如何能培养创新思维。严重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最终沦落为一个书呆子,百无聊赖的书生。全面系统地接受科学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人生过程。我至今还记得杨福家老校长所说的一段话:在大学学习知识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思维。这里强调的思维,就是指创新思维。日后,我在同济大学《创新思维》的课堂上,经常引用老校长的名言。

说到科学,人们第一反应便是一幅刻板的面孔,往往敬而远之,更谈不上审美愉悦。其实,科学在探索世界万物的路上,尽显自然无穷变幻的美,尽情吟诵天地宇宙之大美。北斗组网、嫦娥探月、远访火星,科学和艺术同样都是美的。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给了我们奇幻宏大、直观形象的视觉冲击。主会场“智会世图”扑入眼帘,身临其境感受诗意的景象:高科技已渗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可谓是“飞入寻常百姓家”;每一个人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必须“绝知此事要躬行”;还要贡献一份自己的智慧,“为有源头活水来”;营造创新环境和平台,“梧桐应有凤凰栖”;才能迎来“百花齐放春满园”。

自古以来,文学艺术与科学就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早在2000多年前,古希腊的爱琴海边,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智者”,就已经开始了探索科学美的真谛,并各自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的“黄金分割法”,揭示了美与数学上的对应关系,于是,我们看到了帕特农神庙完全符合黄金比例原则,美学原则和科学原则是高度统一的。弥尔顿在《失乐园》中探讨了人类宇宙的起源,以此缅怀伽利略的学说。在各自领域登上巅峰的大师们,往往都是融会贯通、游刃有余的开拓者,如达·芬奇、牛顿、爱因斯坦等发明家、科学家,在人文领域同样有着极高的造诣。

科学与文学艺术联姻的例子俯拾即是。丹尼尔·阿尔布赖特的《量子诗学》,分析了叶芝、庞德、艾略特的作品;伊丽莎白·詹宁斯、格温妮丝·刘易斯都曾经将天文学和航空航天主题融进了诗歌;诺贝尔奖获得者石黑一雄在《不要让我走》作品中,对克隆人的伦理问题作了深入分析和思考,等等,挂一漏万,不一而足。无论科技多么先进,最终使用的是人,构成了文明的基石,因此,科技工作者无论何时都不能忘记,担当和开创文明前行的责任。我在创作科学文艺作品时,创作了许多科学系列诗,其中就有《思想创造元宇宙》:“一次次犹豫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选择前行的方向/真的能设计一条路径/大家做同一个梦/醒来后又如何/还原梦的图景? //想象力爆发元宇宙/究竟是在梦里还是梦外/乘着想象的飞船/又能在何处靠岸? /我们是否永远也找不到 /与上帝沟通的密码/又如何知道真宇宙?//思想创造的元宇宙/内求于心 外形于物/虚拟与现实之间/是否有穿越的路径/是否能回到天真的童年?/你我是走近了/还是越离越远?”。

爱好科学的读者朋友们,我们都有一个习惯,就是常常眺望深邃的夜空,闪烁的星星激起无限的想象,从137亿年前奇点大爆炸开始,宇宙拥有最高、最大、最完善的美,这种大自然的美惊心动魄、震古烁今。读霍金最后一本书《十问》,聆听科学家与一个抽象对话者的交谈,奇点、时空、黑洞、宇宙,等等,其实就是人类一直在追问的,关于生存与灭亡的话题。

我们仰望星空,恒星、行星、星系和星系团都是由物质构成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也概莫能外,本来这是及其自然的事,可是,科学家们偏偏就要问:为什么宇宙中有物质?在美国芝加哥举办的第38届高能物理国际会议上,日本科学家更是提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问题:为什么现在的宇宙充满了正物质而不是反物质?浩瀚宇宙依旧深不可测。要弄清这一问题,还要追溯到1931年,狄拉克预言了电子的反粒子即“反电子”的存在,那么就有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组成的物质,这种物质就是反物质。接着,一连串的问题提了出来:反物质和物质是对称存在的吗?宇宙到底有没有另一半,如果有,它又会在哪里?那里会不会有另一个你?“反物质苹果”是落下来?还是“掉”上去?这些极有趣、又极富想象力的问题,已经成为科幻小说的题材。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以及科学文化软实力,形成全社会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浓厚氛围。我从读科普文章开始,逐渐喜欢上了科学。我想让更多的青少年从小关注科学,所以,拿起笔来进行科普创作,并在上海市举行的大学生科普作品大赛中获奖。我的第一篇科普作品《奇妙的驻极体》,发表在《新民晚报(科学馆)》上,又被《新华文摘》转载。不久,我加入了上海市科普创作协会(后改名为“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选为理事)极大地激发了我投身科普创作的热情,一发不可收在各地媒体上发表作品,并收到了许多赠送的报刊杂志,期待中的良性循环创作环境,更是促进了我的科学文艺创作水平的提高。

今天(9月17日),上海“全国科普日”活动启动,自1995年开展以来,今年已是第十四届。我经常引用老一辈科学家的谆谆教诲,著名物理学家、复旦大学卢鹤绂教授的嘱托:科学需要你们年轻人,为之不断地探索未知的世界,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让我们积极投身到科普的公益活动中去,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