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21日我会举办的第300期“创造论坛”活动,内容: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解读。近20位会员参加研讨,陆聪官顾问主持会议,并讲,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决策,充分反映了中央国务院对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决心,也是全国人民十分关注和关心的问题。所以学会举办这次活动,请常务理事、副秘书长陈金耀事先作准备,为大家作主题演讲,并请各位进行研讨。
陈金耀说:我自接到此任务后翻阅了不少资料,还将所听的有关报告进行整合,现谈一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解读,这方面学习体会和看法,有不当之处请各位指正。
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范围、目标及主要任务
1、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范围
国务院已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范围涵盖: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十个平方公里、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1.03平方公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3.59平方公里、洋山保税港区14.16平方公里,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总面积28.78公里。
2、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目标
重点探索:政府职能转变;管理模式创新;贸易投资便利;金融领域开放,核心是制度创新。
3、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主要任务
投资自由;贸易便利;金融创新;制度保证。面向世界,服务全国。可复制,可推广。
4、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机构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作为上海市人民政府派出机构,负责 中国(上海)资源贸易试验区范围内相关改革试点任务和行政事务。下设“二个室”:办公室、政策法规研究室;“五个局”:人力资源局,经济发展局、财政和金融服务局、规划建设和环境管理局、综合监督和执法局;“三个处”:洋山保税港区办事处、外高桥保税区办事处、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办事处。
5、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实现四大功能转化
货物贸易转化为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贸易功能转化为贸易功能+投资功能;在岸经营转化为在岸经营+离岸经营;贸易便利转化为贸易便利+投资自由+金融创新。
6、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打造五大服务平台
总部经济服务平台;功能贸易服务平台;亚太运营服务平台;社会机构服务平台;文化贸易服务平台。
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制度创新
1、投资自由
在服务业六大领域进一步开放。如:金融服务;航运服务;商贸服务;专业服务;文化服务;社会服务。自贸区采用负面清单管理,对商事登记制度进行改革等。降低创业成本,激发社会投资活力。
2、贸易便利
创新监管服务模式。一线放开:先入区,后报关。10月9日首票按照上海海关新型监管模式运行的试点货物入区进库,平均时间从6分钟缩短至30秒。
1) 检验捡疫,进境捡疫:适当放宽进出口捡验。实现“即查,即放”。
2)设立保税展示交易平台:打造“进口商品直销中心。
3)跨境电子商务:以一般的货物进境,以行邮税出区。
4)设立研发、数据监测中心:具有设备免税优势
5)全球维修服务;开展维修、监测业务90家、完成维修、监测服务收入24.87亿元,比率增长94.3%
6)监管部门集聚;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与技术,实行“一站式服务”系统围绕专业产品,实现功能支撑,推进运作便利。
7)设立文化贸易服务平台;促进文化艺术品交易,形成境内外,文化交流桥头堡。
8)推动贸易转型升级,提升国际航运服务能级。
3、金融创新
这次自贸区金融改革创新包括四个方面:人民资本项目可兑换、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外汇管理制度创新。
金融创新,将坚持“一个前提、两个着力点”。一个前提,就是风险可控的前提。两个着力点,一是牢牢把握所有的改革创新都要为不断提高我们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服务;二是牢牢把握所有的改革创新始终要为实体经济服务,而不是为金融而金融、为创新而创新。
4、制度保障
营造法律.监管.税收的制度环境,完善自贸区法制保障
1)全国人大,市人大已完成相关调整实施有关法律;
2)国务院也将作出专项规定暂时调整实施部分行政法规;
3)《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办法》已正式实施,争取明年完成《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
4)权威信息公开透明的发布机制:自贸试验区建设十分聚焦,非常渴望有一个信息发布的长效机制。对于改革发展和重大政策进行经常性的权威发布和解读。因此,自由贸易试验区决定建立一个权威信息公开透明的发布机制,而且是制度性的。重大信息,重大政策出台时都将及时公开。
在会上,与会者展开了讨论,大家一致认为陈金耀所作的主题演讲使大家对“自贸区”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提高。“自贸区”的建立,是我国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中国梦道路进程中重要环节,在当前深化改革开放、推进科学发展的实践中,我们创造学理论研究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为上海的创新驱动与转型发展,为“自贸区”建设作出新的理论探索和理论贡献。
(秘书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