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会动态
上海市创造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发表时间:2017-01-11 阅读次数:967次
 

各位领导,各位理事,各位会员:

在第七届理事会换届之际,我代表第七届理事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四年来,上海市创造学会在上海市科协、同济大学的领导关心和指导下,在全体会员的支持下,经过第七届理事会的努力,学会的各项工作得到全面开展,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成绩。在此,我代表第七届理事会向上级领导、各位理事、全体会员表示最衷心的感谢、最诚挚的问候!

回首过去的四年,我们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是不平凡的时期,全市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上海市委、市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执行中央方针政策,开拓创新,迎难而上,实现了成功、精彩、难忘的目标,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同时我们还在加快自身转型发展,加快城市建设管理以及改善民生与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均取得了新的成绩。成绩来之不易、令人振奋,也不断激励我会工作的不断发展。

我会的工作得到了许多老领导的关心和具体指导,何家华顾问对上海市创造学会非常关心,平常学会的大事小事,无不身体力行,鞠躬尽瘁,对创造学的研究与落地倾其心血,推动了上海的大发展、大变化。当前面对上海发展的宏伟目标,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求,我们研究创造学的学者,还需要在学科创新、创造学理论框架,创造学与创新管理、组织创新、学会本身创新等方面加强研究力度,任重道远应继续努力。

自2012年换届以来,学会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主要工作:一、认真学习贯彻中央与上级文件精神;二、成立了三个新专业委员会;三、开展创造学学术研讨交流活动;四、撰写学术论文与著作;五、开展《创造杯》科技创造大赛活动;六、开展科学普及活动;七、参观学习考察交流活动,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总结如下,请各位理事和会员审议。

一、认真学习贯彻中央与上级文件精神

为学习贯彻中央与上级文件精神,在第七届理事会期间先后召开党工组、会长联席会议十次,平均每年二次,部分理事与会员讨论会十余次,以及八次全体理事通讯会议,数十次研究工作小型讨论会,使学会充分起到党和政府联系创造学工作者的桥粱和纽带的重要作用,坚持党的领导,认真学习贯彻党中央与上级精神。

在平日的学习交流活动中,坚持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一系列重大决策,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务必抓紧抓好。比如:2015年第六期(总第315期)与第八期(总第317期)的创造论坛上,由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陈金耀同志为会员作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辅导报告” 和“习近平四个全面战略解读” 。陈金耀同志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辅导报告中着重分析了十八届五中全会会议情况和五中全会要点分析。 一个奋斗目标: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两大战略:网络强国战略和国家大数据战略。三个基础: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四大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六大原则: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坚持依法治国,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党的领导等要点。

学习了习近平“四个全面” 会员们进一步认识到:习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 ,使党和国家事业的战略方向,重点领域、主攻目标更加清晰、内在逻辑更加严密。“四个全面” 既是重大的战略布局,也体现治国理政的重要战略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入了新的内涵,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是最新科学社会主义观一系列基本理论观点总概括。

学会只有紧紧围绕党中央重大决策和全国人民关心的重大民生问题进行创造力的开发与研究,才能富有朝气与活力。于国庆老师为会员作过一次“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微信营销创新” 的生动演讲。他说:我认为要贯彻好“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必须要教育先行,开展好智慧教育。在创新过程中充分利用互联网创业。中国有6.7亿网民和413万多家网站。发展互联网将成为网络强国和通过“互联网十” 实现国家大数据战略。于老师的发言得到与会者一致赞誉。

又如,成国良老师分二期所作的“中国道路自信”精彩讲座、以及陈金耀高级经济师作的“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泉”精彩报告,学会顾问夏定海教授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式的企业管理创新”专题演讲。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吸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深厚资源。古为今用,西为中用两者整合,方能使我们国强民富。

二、成立新专业委员会

上海市创造学会的专业委员会建设经历了一段曲折的历程,由于学会发展的种种原因,在本届理事会开始时,学会仅有三个专业委员会,分别是创造理论创造教育研究委员会、企事业创造力开发研究委员会和文艺创新研究委员会。而创造学会拥有近千名会员,不乏众多领域的顶尖专家和学者,尽管现有的专业委员会发挥了其专业方面的工作和学术推广功能,但不足以显示出创造学会的强大学术能力和水平。因此,在2013年的第二次常务理事会上,创造学会通过了新增专业委员会的提议,而新增的专业委员会将更多地考虑学会内的会员专业构成,在进一步发展原先较“偏文化”方面的专业同时,也加大“偏理工”专业的建设。

为此,创造学会于2013年底提出了一份“上海市创造学会专业委员会组织管理条例”,从规章制度上规范了专业委员会成立的流程及其管理办法。同时,2013年,在“政府职能逐渐转变”的大方向下,原先复杂的专业委员会成立的流程被大大简化,在科协下的各个学会有权批准专业委员会的申请与成立,学会仅需在专业委员会成立后到科协登记备案即可,而无需再向科协及其他上级单位申请报批。

在2014年上半年,我会在网上公开进行专业委员会的招聘工作,工作得到了广大会员的积极响应,在会员热心的组织和筹备后,学会收到了三份成立专业委员会的申请,经过学会与申请方的双向选择后,最终成立了两个新专业委员会,分别是“土木与环境工程专业委员会”和“交通与信息工程专业委员会”。

在2014年的学会常务理事会会议上,李国强会长和何家华顾问向两个新专业委员会的组织者谢雄耀教授和董德存教授颁发了聘书,正式宣布两个新专业委员会的成立。

2016年第四次常务理事会上,长期从事青少年教育的刘宏建向大家汇报了拟设立的青少年创新创造力开发委员会情况及发展设想,经过李国强、姚俊吾、张仁杰、时东兵、彭宗祥等常务理事的互动交流,对于委员会的工作开展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经表决,大家一致认为设立青少年创新创造力开发委员会很有必要,学会领导指出下一阶段该委员会重点工作在于推进落实(包含标准制定及专家库建设等)。之后李国强会长亲自向刘宏建颁发青少年创新创造力开发委员会主任聘书。

至此,学会共有六个专业委员会,而在将来,学会仍将不断推进专业发展,成立更多专业委员会,为学会内外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互动交流的舞台。

三、开展创造学学术研讨交流活动

学术研讨交流活动是学会的生命,是立会之本、办会之魂,强会之路。学术研讨交流活动,对广大会员来说是学术理论深化,学科知识提高,信息交流的重要途径,又能进一步促进创造学的学术理论和学科发展。

1、大型学术交流活动:

在2015年5月21-22日,由同济大学和上海市创造学会联合主办、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和上海市系统仿真学会协办的第二届“智能交通智慧城市”ITASC国际智能交通智慧城市在同济大学顺利举行。同济大学副校长、上海世博会总规划师吴志强教授、中国科学院孙钧院士、上海市创造学会副会长张仁杰教授出席会议并致辞。奥地利科学院院士Herman Kopetz、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Yinong Chen博士、墨西哥银行中央银行主管Carlos Perez Leguizamo博士、芬兰坦佩雷理工大学Jyrki Nummenmaa教授、巴基斯坦科技大学Hafiz Gulfam Ahmad博士与众多国内外学术界、政府和企业界代表出席会议。

2、创造论坛活动

除大型学术交流活动,学会定期举办大大小小的创造论坛交流活动,活动囊括了政、商、企、学各界精英学者, 活动主题覆盖了文、理、工、医、法等若干学科,论坛演讲往往深入浅出,交流热烈,受众面非常广泛。

2013年由国际IEEE学会主办、同济大学与上海市创造学会和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共同承办的第289期创造论坛-““智能交通智慧城市”国际研讨会ITASC(the Workshop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and Smart City)于3月6-8日在墨西哥城泛美大学(Universidad Panamericana)工程学院顺利举行。我校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曾小清教授担任该会议主席(General Chair)。来自美国、德国、日本、墨西哥、西班牙等国家的30几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汽车学院王宏雁教授、交通运输学院陈川副教授等师生的论文在会上进行了交流,在中国公交碳排放、交通安全、轨道交通运控、基于轨道交通闭塞区间的道路弯道信号控制等方面得到各国与会者的广泛关注与浓厚兴趣。

在同济大学一二九礼堂联合举行第297期大型“创造论坛”活动,研讨:互联网时代的企业创新和投资方向问题。李国强会长、曾小清副会长、杨浦区工商联等悉数出席。副会长朱建新(兼任杨浦区工商联合会副会长)主持这次活动。他说:我们今天举办的互联网时代的企业创新和投资方向研讨活动,邀请了复星集团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梁信军总裁为我们作主题演讲。复星集团致力维持高水平的企业管制,以保障股东的利益,并提高企业价值,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和纽带,通过系统管理与资源协同为各企业创造价值,在2010年、2011年均荣获《财富》中国企业500强第81位,在2012年荣获《最具全球竞争力中国公司》20强、《最具创新力的中国公司》25强。 梁信军总裁的演讲内容围绕“互联网时代的企业创新和投资方向”展开,他指出,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企业必须要不断进行主动创新和转型,否则将面临被淘汰的命运。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复星集团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策略以适应这些变化,例如直接投资高成长的互联网金融产业、追随互联网伴生的新型产业、投资用互联网技术升级后的传统制造业等。同事,有关中国特色的动力变化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如老龄化的到来将造成就业人口下降以及抚养比例的上升、工业化中外需疲软和产能过剩问题的逐渐凸显、新的能源成长周期下的资源远期定价、金融战略的挑战以及城镇化趋势的变化等,这些将深刻影响企业长期健康稳定的发展。

第298期“创造论坛”活动,内容:“创造老年人健康生活”,  陆聪官医师主讲:健康身体才能适应环境,抵住恶劣天气,有健康身体才有幸福生活。

第301期创造论坛活动,内容“传统书法与创新”,书法家杨界山主讲,他提出书法创新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结合,来进行探索:1、增强书写功力,夯实理论基础。我们说把字写好,必须要勤学苦练,又要深入学习传统的书法理论,所谓精通一家,博览百家。倘若要创新,必须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对古人的字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同时自己要具备深厚的功力。2、跟上时代步伐,提高审美观。从书法角度讲,就是提高眼力,提高欣赏能力。3、书法与音乐结合。4、书法又与拳道、剑术结合。5、书法与舞蹈和柔术结合,给人以动态美的感觉。6、书法与人心修养结合。

3、专业委员会学术活动

(1)创造理论创造教育研究委员会

研究主要成员潜心研究创造创新理论,其中主任施小明在2013年期间撰写并出版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研究与机械来实证分析》专著,该著作共30万字,其中施小明撰写22万字,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著作中以“上海市创造学会与上海理工大学合作开展大学生创新创造教育和举办大赛”事例作了阐述,另外施小明还在《创新与创业教育》杂志发表了“基于创新实践教学的卓越工程师教育研究”的论文,主编了《探索与实践——上海理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优秀论文集》,复旦大学出版社。委员会副主任彭宗祥负责的《“激发性”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获得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2013年项目立项,以此为基础申报的《研究生创新人才“激发型”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获得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创造理论创造教育研究委员会致力于创造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突出。

专委会以上海理工大学基地,每学期开设《机械创新及实践》课程,我会会员施小明、钱炜等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作为主讲教师授课,以项目形式开设创新课程的形式走在高校前例,申请该课程的学生每次爆满,委员会副主任彭宗祥主讲的《“三创”时代人的发展》在对上海外经贸大学、上海电机学院、上海理工大学、杨浦区总工会等单位受到好评。

专委会还积极参与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的活动,会员施小明、钱炜受邀为参加创新大赛的学生开展培训,内容包括:演讲方法与技术训练、语言表达与语气、身体姿态、目光交流、演讲内容的专业指导、团队精神培养与分工合作等,学生受益匪浅。

指导学生参加上海市大学生创造杯大赛。为积极推进上海市大学生创造杯大赛活动,借助上海理工大学六届大赛的经验,在校园内为参赛学生进行专业指导,并积极参与组织上海市“创造杯”比赛。

此外,还多次举办创新创业论坛,开展创造创新活动,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2)企事业创造力开发研究委员会

学会企事业专委副主任陈金耀同志专门为会员作 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解读”专题讲座。会员一致认为:讲座精彩,内容丰富而且非常及时。我们创造学的理论研究者,有责任,有义务,要为上海的创新驱动与转型发展,为“自贸区”的建设作出新的理论探索。

协会创新论坛是服务会员的重要载体,也是交流创新成果的重要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可以让会员相识交友,交流信息,寻求商机,合作共赢。进一步把会员凝聚起来,使会员在协会中发挥正能量,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例如:在同济大学研究生创业者俱乐部,由我学会副会长朱建新同志做了题为“创业改变人生的选择”的创新主题演讲;又如:由学会和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共同举办的创新与电子商务系列论坛:再如:由我学会副会长包起帆同志在论坛上主“讲创新创造业绩,实现中国梦”,的主题演讲,都是高质量的创新学术报告。

2016年8月12日下午在同济大学中法中心C401室进行了企事业分会组织的智慧校园产业联盟成立揭牌仪式,上海市创造学会李国强会长,曾小清秘书长以及姚俊吾,陈金耀等常务理事应邀参加此次会议,同时还特别邀请到了同济大学信息中心徐维胜处长,菊园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陈烨,上海生乐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柏志成先生,上海财经大学教育技术中心副主任沈宏教授,上海城建职业学院李进副院长等人。

揭牌仪式会议由企事业分会主任王云飞(兼任上海科技技术职业学院副院长)主持,会议首先进行智慧校园产业联盟成立揭牌仪式,李国强会长进行揭牌仪式致辞。之后对各联盟成员进行颁牌仪式。然后进行嘉宾演讲环节,同济大学信息办主任许维胜教授、上海大学信息办副主任朱文浩博士、科灵安防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田飞、菊园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陈烨等分别演讲了《可持续发展的高校信息化应用-同济大学智慧校园建设初探》、《上海大学智慧校园建设-PIM流程与数据智能管理平台》、《智慧化校园管理-移动平台解决方案》、《从产业投资和服务》。

(3)文艺创新委员会

文艺分会多次参加重量级学术活动,并频频组织非常有意义、有人气的文化论坛。2015年6月,我会文艺分会时东兵主任、陈忠村副主任应邀在同济大学举办了“生活·读书·诗歌”的讲座。讲座上,大家获益匪浅:中国诗歌源远流长,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三百篇已开诗韵;《离骚》、《九歌》,屈子行吟;李太白豪情万丈,黄河之水天上来;杜子美奇绝宏伟,锦江春色来天地;东坡妙笔生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李清照不让须眉,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文章千古事,精品皆诗意。韩昌黎著《原道》《师说》,得诗寸心知;范仲淹赋《岳阳楼记》,后天下之乐而乐。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曹雪芹,个个如椽之笔通诗境;诗人、文豪如一座座山峰,筑起华夏文明的脊梁,面对着重重险阻的关隘、坎坎坷坷的道路,当代诗人义无反顾在高山之巅呐喊: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中国当代最优秀的诗人北岛、食指、芒克、顾城等,不断登上诗的巅峰,他们的诗呼唤出了一代中国人的心声,非常动人心魄,谱写出一幅波澜壮阔的中国变革的画卷,气势磅礴令人振奋。

此外,文艺分会还举办过若干次书画展、诗歌展等,例如同济大学2015艺术节“敬畏传统”书画展,在同济大学综合楼底楼大厅举办,文艺委员会时东兵主任的三幅山水国画参展。入选画作是他用自驾方式沿着古丝绸之路,一路考察西域的人文地理、风土人情,一路采风、创作的国画,收获颇丰,曾入选第三十届教师节上海教工书画展并获奖,获得水晶飞马奖杯。2014年春节期间,文艺创新委员会和同济大学诗画社联合举办了“迎马年,赠书画”活动,与会者当场挥毫写诗、对春联、作画,作品捐赠给同济大学图书馆。

在2012年和同济大学人文学院一起编辑出版了《同济十年诗选》,以及举办汉语诗歌的当下处境高峰论坛基础上,2014年将继续举办诗歌研讨会及朗诵活动,并筹集出版诗选。

在同济大学多次举办艺术沙龙。时东兵主任、顾问江理平教授等多人参加沙龙活动,并常在活动中即兴挥毫创作。

在同济大学2015艺术节举办“敬畏传统”书画展,文艺委员会时东兵主任的三幅山水国画参展。入选画作是他用自驾方式沿着古丝绸之路,一路考察西域的人文地理、风土人情,一路采风、创作的国画,收获颇丰,曾入选第三十届教师节上海教工书画展并获奖,获得水晶飞马奖杯。

在由北京市写作学会等举办的“第七届祖国好华语文学艺术大赛”上,时东兵所作诗作“荷花江南”荣获“金奖”。这是继获得上海浦东新区全国歌词征集大赛奖等多个奖项后,又一次获得大奖。时东兵主任笔耕不辍,近年来硕果累累,先后在澳洲《长风》、加拿大《北美枫》、新加坡《新华文学》、越南《华语文学》等发表中、短篇小说,在中外华人文坛有相当的影响力。

(4)土木环境专业委员会

2015年2月,经多方筹备,上海市创造学会土木环境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会员大会在同济君禧酒店召开,上海市建委刘千伟总工、上海市创造学会会长李国强教授、秘书长曾小清教授、专委会主任谢雄耀教授以及五十多位成员出席了会议。会上,来自土木、环境专业的几位专家分别作了题为《北横通道新建工程建设关键技术与创新》《创新与土木工程》《土壤重金属污染及粮食质量风险研究》的主题演讲,内容新颖独到,深入浅出,引起大家浓厚兴趣。

2016 年 1 月 9 日,经多方筹备,上海市创造学会土木与环境联同交通专业委员会年会在城建大厦 201 会议室召开,上海市建委刘千伟总工、上海市创造学会秘书长曾小清教授、土木与环境专委会主任谢雄耀教授、交通委员会主任董德存教授以及本次会议赞助方上海城建置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俊龙等五十多位成员出席了会议。会上创造学会常务理事、同济大学创新思维研究中心主任王健教授与同济大学经管学院韩传峰教授分别作了题为《不,可能---反常规思维的力量》《社会治理创新及国家新型城镇化》的两篇非常精彩的报告,与会专家深有感触,其实,创新创造并非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换个角度看,也许思路会更加宽广。

此外,土木环境专委会每月均举办若干次学术交流活动,其中就包括著名的孙钧讲座(一年一次),以及来自全世界的顶尖学者所作的学术报告、沙龙、讲座、论坛,参与人员不仅有广大师生,同样有来自专委会或行业内的专家。

(5)交通信息专业委员会

交通信息专委会同样成立于2015年2月1日,自成立以来多次举办或参加大型学术交流活动。例如2015年5月举办的“智能交通智慧城市”国际会议,参会人数达300余人次,涉及专家遍布海内外。2015年12月,交通信息专委会与多家单位联合举办了“智慧地铁”会议,会议持续两天,来自申通地铁、同济大学、设计院、施工、监理等轨道交通行业内的专家学者作了交流发言。交通专委会秘书长熊启鹏在会上作了交流,并主持部分会议。

2016年1月12日,交通专委会在同济大学组织了地铁安保与环保技术交流会,交流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该领域的建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和发展方向。

2016年7月,在上海举办的世界交通盛会COTA和WCTR上,交通专委会作了精炼的交流和总结,提出“BIM仿真技术+安全技术+环保技术”的理念,并为即将在2017年举办的第三届智能交通智慧城市国际会议作了宣传。

(6)青少年创新创造力开发委员会

青少年创新创造力开发委员会成立于2016年6月,成立以来,开展了很多关于青少年创新创造力开发的活动,包括青少年特色教育、智力培训,并积极与大型教育培训机构相互合作,共同推进青少年教育发展,极大地丰富了学会的专业领域和学术内涵。

四、撰写学术论文与著作

学会聚集了上海市创造学领域的一批专家、学者,智力密集具有跨部门、跨行业的优势,专家、学者们在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中,运用科学发展观,不仅重视参加创新创造实践活动,又经常被邀到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讲课,宣传创造学。对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要问题,经常在“创造论坛”上开展研讨交流,进行探索总结,在第六届理事会期间会员们先后撰写了一批具有一定质量和水平的学术论文和学术著作。具有代表性的有:李国强老师所著的《钢结构研究和应用的新进展》,曾小清老师所著的《轨道交通运行控制与管理》,以施小明老师为主撰写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研究与机械来实证分析》、《探索与实践——上海理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优秀论文集》等。

除去上述学术活动中提到的一些大型著作以外,学会各领域专家组织、撰写或指导出大量学术专著和论文,其中仅在“智能交通智慧城市”国际会议上,就收到论文103篇,经过筛选,共录用了53篇;此外,每年有十余篇文章在创造论坛和创造会刊中交流或刊登,会员所出版的精彩著作层出不穷。

五、开展《创造杯》科技创新大赛活动。

为了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与我会共同主办《创造杯》科技大赛活动。其宗旨:崇向科学、追求真知、勇于创新、迎接挑战。

《创造杯》科技创新大赛每年11月或12月定期举办,到2016年已经是第十届,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创造杯大赛吸引了全市十几所高校累计千余名师生参加,每年入选作品数十项,来自学生充满创意的作品也得到了高校和企业专家学者的称赞。近两届创造杯大赛也得到了上海市教委的鼎力支持。2015年创造杯大赛上,上海市教委高教处的桑标处长出席开幕式,他表示创造杯大赛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不少充满创意的作品,对长期从事这些领域的工作者也是一种启发和触动。我们希望,学会能够进一步推广应用创造学与社会、学校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发挥学会专家作用有一定意义,继续将这项活动搞好,并能持续开展下去,使《创造杯》科技项目水平一年比一年高,希望早日将有些项目转化成产品,满足市场需要。

至2015年创造杯大赛,已有15所高校参加,获奖作品近70件。

 

不足与建议

综上所述,本届理事会依靠上级领导的关心和广大会员的支持,开展了不少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学会工作目前还面临着不少困难与不足。

1、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象我们基础理论研究的社团组织如何更好发挥作用,如何解决学会收支平衡,使学会有一定经济基础支持学会开展学术活动。虽然我们在以前做过不少努力,也曾维持过一段时期,但最后仍是适应不了撤了下来,所以讲这个问题,我们在认识上和实践上还未解决好。

2、课题研究工作存在不足,由于学会经济基础及人力问题,课题设置没有很好构思和安排,这在新的一届理事会上应该专题研究的一个问题。

3、我会分支机构,虽在组织上作了一定分工负责,但专业委员会的成效不够显著,又在如何充分发挥各位理事、会员尤其是常务理事的作用方面,办法不多。

新一届理事会任务十分繁重,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新时期我们不仅要勤于学习,还要勇于探索争当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排头兵,为使学会不断发展,我们对新一届理事会提以下几点建议:

1)坚持组织会员学习贯彻中央、市委及上级有关文件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加快实现“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而努力奋斗。

2)大力推进专业委员会的发展,充分利用专委会平台,组织各领域内的专家开展学术活动,利用学会专委会平台强大的凝聚力,共同推进学术进步。

3)坚持目前已经形成学术研讨交流活动制度,在现在基础上,将研讨理论水平更上一个层次,同时鼓励支持广大会员进行科技创新活动,在自主创新理论方面进行深入研讨,多出高质量论文和成果。

4)开展好“创造杯”科技大赛活动,充分发挥我会的专家、学者的作用,使创造杯大赛活动,能更好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团队协作精神。

5)进一步调动各位理事和会员积极性,要多安排时间组织召开理事、会员座谈会,听取理事、会员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理事会和会员的作用。

6)继续努力,通过各方面有关渠道,解决好学会的收支平衡及经济基础问题。

上海市创造学会

(该文为李国强会长在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2016年12月

 

Copyright 2012 上海市创造学会   沪ICP备18002265号-1   技术支持:维程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