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会动态
演进中的群像:虚拟数字人设计研讨会于同济大学成功举办
发表时间:2025-11-06 阅读次数:97次

2025年10月25日,“演进中的群像:虚拟数字人的设计研究与生态营造”研讨会在同济大学顺利举行。本次活动由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整合媒体设计研究室主办,上海市创造学会协办。研讨会汇聚了来自产学研各界的专家与学者,从设计学视角系统梳理虚拟数字人的发展脉络与未来趋势,共同探讨如何构建健康、可持续的人与数字人共生生态,为数字人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前瞻性的思考与启示。

研讨会邀请了多位来自高校与业界的专家学者分享最新研究与实践成果: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教授吴洁以其著作《数字人类的起源》为切入点,梳理了虚拟数字人的起源与发展谱系,并介绍了近期上线的虚拟数字人数据库的搭建过程。复旦大学博物馆学系教授柴秋霞从具身理论视角出发,探讨了观众体验视角下的博物馆虚拟数字人设计。魔珐科技市场负责人张祚煜分享了企业多模态数字人平台的搭建思路;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讲师俞同舟展示了基于增强现实技术构建虚拟角色集体记忆系统的实验成果。

吴洁教授著作《数字人类的起源1964-2001》与展览现场的虚拟数字人演进历程展墙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副教授王萌以智能体为例,阐述了设计专家智能体的隐性知识采集方法;副教授张屹南则分享了融合数字角色的新媒体艺术设计实践。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讲师王玉介绍了虚拟数字人歌声合成数据库的构建与应用;整合媒体设计研究室博士生邰易萱展示了面向无障碍沟通的手语数字人设计路径。八位演讲者的主题分享共同勾勒出虚拟数字人研究的多维图景,从不同视角探讨了设计、技术与社会文化的交织与演进。

主题演讲环节

圆桌讨论环节由杭州师范大学人类学学者冯雪峰副教授、同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朱宏明主持。与会嘉宾围绕虚拟数字人的历史溯源、设计方法、场景应用与未来发展趋势等关键议题展开了深度交流,共同探索了数字人在在公共服务、文化创新与智能交互等领域中的创新路径。

圆桌讨论环节

本次研讨会聚焦虚拟数字人领域的产学研协同发展,不仅有效连接了学术前沿与产业实践,更在关键技术突破、应用场景拓展及规范建设等方面凝聚了重要共识,为构建健康可持续的数字生态提供了知识基础与实践路径。

与会嘉宾合影

(学校建设专委会供稿,秘书处整理发布)

 

上篇文章 下篇文章

Copyright 2012 上海市创造学会   沪ICP备18002265号-1   技术支持:维程互联